喝酒不开车,开车不喝酒,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道理。交警每天都不辞辛苦的在路上检查酒驾的违法行为,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司机,遵守交通法规是最基本的原则。但是你知道嘛,有些食物吃了以后,也可以让你瞬间变成酒驾甚至是醉驾的司机。
今天小鲸就来给各位车主朋友们总结一下,希望大家开车前远离以下这几种食物哦,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
1.藿香正气水
被誉为“酒驾神药”的藿香正气液,仅一杯下肚,就能直接让测试仪爆表。交警测试一杯10毫升的藿香正气水能达到了醉驾标准的8倍,这是因为其配方中含有乙醇。不过现在有很多剂型的藿香正气都不含酒精,买的时候注意一下。
2.荔枝、杨梅、葡萄、榴莲
荔枝含糖量很高,在微生物的作用下,糖分发酵、分解,从而就会产生酒精,就像喝酒一样。酒精读数显示与荔枝的大小和放置的时间长短也有关系。据相关人员测试,连续吃三颗荔枝,酒精测试仪就会发出警报。
除了荔枝,还有杨梅、葡萄、榴莲等水果都有短时间内引起酒驾的嫌疑,这是因为它们会进行无氧呼吸或是糖分与生物酶起反应,产生乙醇。
3.蛋黄派、瑞士卷、提拉米苏
有些小蛋糕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酵母菌发酵,会产生酒精,而有些则是因为要保存水分、保持蛋糕的松软和口感而添加了食用酒精。
比如达利园蛋黄派吃3个达到58.1mg/100ml,也属于“酒驾”。司机朋友们吃东西也要十分注意查看食物的配料表哦。
4.豆腐乳
豆腐乳的配料中含有食用酒精,豆腐乳虽然含有酒精,但是酒精含量不高。大家吃豆腐乳,普遍也就只是调个味。但如果你像吃馒头一样吃豆腐乳……那就不好说了。
5.酒心巧克力
随便吃1粒酒心巧克力就到醉驾的标准了,开车不喝酒,吃酒心巧克力也不行,真吃了至少间隔10分钟再开车。但还是建议您最好开车前和开车时都不要吃。
6.醉虾、醉蟹
醉虾,连同醉蟹,都是属于食用有风险的美食,其在烹制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酒类。在食用完醉蟹后,保守起见也建议不要驾车。
7.酒酿、醪糟、米酒
微信图片_20210706134820.jpg
北方叫醪糟,南方叫酒酿,实际上就是一种低度的甜米酒,它的酒精含量稍高,一般常见的是 1% 到 5%。
但只要你像个正常人一样喝正常的量,吃完稍作停歇还是可以继续驾车的。
8.漱口水
市面上有许多成分包含酒精的漱口水,测出来的数据属于酒驾范围,一般用漱口水后10分钟还能测出酒驾!15分钟后才安全。
但并不是所有的漱口水都含有酒精。大家可以去超市仔细看下包装上列的主要成分,有的并不含有酒精。
因食物引起的酒驾怎么办?遇见这种情况也不要惊慌,毕竟没喝酒就是没喝酒,谁也不能强制给你处罚的。这时候也不要和交警理论什么,直接说明情况,然后静静的等待10-30分钟后,在测试一下就真相大白了。一般警察也不会太刻意的难为你,毕竟看你的状态也多少都会相信一些,毕竟醉酒和正常状态还是差的挺多的。
如果交警还是不同意或者对你有所怀疑,那就不要客气了,直接要求做抽血式检测,用结果来证明我们就是没有酒后驾车。
声明:
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或更改。